媒体女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女院 > 正文

【中国妇女报】跨界·对话·包容·新生:性别社会学的现实关切与未来面向

发布时间:2022-07-19

近日,202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之“性别社会学的时代任务与挑战”论坛线上召开。论坛分为“历史社会学视角下的性别议题”“数字社会中的性别议题”“亲密关系中的性别议题”“亲职、家庭与社会”“性别与劳动”“困境妇女与妇女工作”六个单元展开。本次论坛通过专题式研讨和跨界交流的努力,在不断推动性别社会学自身研究发展的同时,与主流社会学界展开更加密切和深入的交流和对话。

■王津捷

近日,202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之“性别社会学的时代任务与挑战”论坛线上召开。论坛由中国社会学会妇女/性别社会学专委会、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社会工作学院主办。开幕式上,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王爱丽研究员和中华女子学院副院长周应江教授分别发表致辞,高度肯定会议举办的价值与意义。论坛分为“历史社会学视角下的性别议题”“数字社会中的性别议题”“亲密关系中的性别议题”“亲职、家庭与社会”“性别与劳动”“困境妇女与妇女工作”六个单元展开,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0余名学者参与了此次研讨。

女性解放与发展的历史镜像与未来维度

百余年来的中国妇女形象和社会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重要变化。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高翔宇和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岳颖分别从民国女性健美风潮和民国《妇人画报》中的“女性嫌恶症”两个面向对民国时期“摩登”女性的审美体验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杨可引入“阈限”概念重新思考其有关自我与家族的关系叙事,理解处于现代化变迁进程之中间状态的“自梳女”。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凌鹏通过引入“意义世界”的概念与视角,对费孝通《茧》这一小说中人物的意义世界进行了细致分析,展示了费孝通所理解的中国人由传统走向现代之可能性的复杂面向。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教授金一虹在研究中国女性参与工业化进程的历史研究中发现:在1958年与20世纪70年代两个时间节点,女性大规模地进入工业生产领域,工业战线的女性以女子专业队的组织形式实现跨界发展。

在数字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性别议题又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的特点与问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佟新分析了数字经济下县域女性的多元发展的可能性。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讲师周旅军基于文化堕距视角的算法规制路径,探讨了人工智能中的性别不平等治理的可能性。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萍在对“媒介”进行了扩展定义后,认为媒介充分与社会性别化人群进行了有效融合,性别化的身体、话语、符号和围绕其展开的诸多基础设施都是媒介化的表征。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讲师刘梦阳对影视剧评中性别话语冲突产生的非线性过程进行了反思。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吴桐雨以硅谷软件开发工作为例,发现男性气质不是一个静态结构,而是一个争夺角力的过程,并提出经典的劳动游戏理论在最前沿的科技劳动中仍然具有强解释力。

个体化时代的“自我”与“联结”

现代社会的发展在推动亲密关系进入“个体化”时代的同时,也仍然面临着诸多紧张与调适。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李婷和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副教授丁瑜分别通过各自开展的大规模问卷调研,分析了当代青年人的生育观、婚恋观以及背后的社会因素,并分享了一系列有趣的研究发现。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计迎春关注了当前中国的性别意识形态现状和家庭制度变迁的实践动态,并提出了中国社会传统-现代杂糅的现代性特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张春泥以量化方法研究了性骚扰经历及其对女性私人生活的影响,并特别强调家庭关系中的性骚扰对女性的性生活和婚姻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助理研究员于志强分析了大城市“空巢青年”中存在的“独而不孤、亲而不近”的亲密关系现象。

亲职、育儿与家庭关系也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转变与特征。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王向贤通过对中国古代儒家父职“慈与严”的文本溯源,为当代父职的形塑提供参考。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裴谕新分享了大湾区创业女性如何兼顾企业家身份与母亲身份新型母职实践方式。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苏熠慧分析了以蒙台梭利为代表的西方育儿知识在中国本土化的实践过程与阶层冲突。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教授李洁研究了产育期妇女不同阶段的社会需求,提出搭建产育期妇女和家庭积极参与的“社区支持动力循环系统”。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讲师刘洁总结出“以礼致宁”“以权争位”与“以利谋和”三种不同形态的婆媳关系类型,并指出儿媳作为陌生人的身份、娘家对家庭网络的介入以及传统女性气质和个体化诉求之间的冲突是推动上述关系类型背后的动力机制。

女性劳动权益与发展策略

性别和劳动是紧密交织的两大社会主题,二者的相互关系制约着社会生活的基本逻辑。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肖索未通过对北京家政市场的调查,探讨了非正规就业的劳动力市场控制及其性别机制。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梁萌提出了我国家政工职业身份建构的三类组织化实践路径,分别为企业组织路径、公益组织路径和群团组织路径。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沈洋基于对上海某连锁餐馆历时数年的田野调查,探析了餐饮界临时工性别化的时间选择以及边缘型男性气质的表现,并进一步回应了服务业劳动体制如何运作与维持以及社会不平等如何维系和强化的问题。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慧认为三孩政策将加大企业生育成本负担,提出了切实减轻企业生育成本的可操作性建议。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副教授王修晓使用CGSS2015的数据,考察工作单位的组织特征与人们性别意识之间的关系,丰富了性别研究的单位组织分析视角。

关爱和支持困境妇女是妇女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郑广怀立足于妇女脱贫与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以“芙蓉花开”项目为例,介绍了乡村公益价值的合作生产模式,提倡农村困难女性的助人自助。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讲师刘焱通过某社工机构的艺术展演活动,对基层流动女性的社会工作倡导实践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副教授陈伟杰在政党治理视角下,讨论了妇联如何将国家内部动员和国家对社会的动员相结合,追求其治理目标的实践过程。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博士后张智慧以对小说《保姆大人》的分析为例,指出当代社会中住家家政工的施受暴现象的背后涉及城乡、阶层和性别等结构性因素,和雇主与家政工在情感、权力与暴力上的隐秘交织关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博士研究生戴婧以生命历程理论作为切入点,探究福建省莆田市“交易-扶养型”婚姻关系中女性群体生命轨迹中不同阶段的发展,考察其生命经验中“走不进个体化”的现象与过程。

本次论坛还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吕鹏、赵妍杰、施芸卿、杭苏红,南开大学杜平等学者参与论文评议工作。论坛最后,妇女/性别社会学专委会理事长李洁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发言。她提出:本次论坛所呈现的各类研究成果映射出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个体化进程的凸显和张力,论坛关注经济与情感、职业与家庭、国家与市场、组织与劳动等一系列根本性的社会议题,通过专题式研讨和跨界交流的努力,希望在不断推动性别社会学自身研究发展的同时,与主流社会学界保持更加密切和深入的交流和对话关系。

(作者单位: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